复旦投毒:竞争压力大 警惕“马加爵”再现

编辑:yanjiaxin | 出处: 搜狐

  4月16日下午3点多,复旦大学的官方微博头像由原来的红色黯淡成黑白,这所著名的高等学府,在第一时间以这样的方式痛悼她优秀学子的离去——当天下午3点23分,复旦大学投毒案受害人黄洋终因多脏器衰竭,离开人世。
某教授在实验室门口贴了十个大字,对本次投毒事件深表惋惜。

  校园要培养心智健全、人格高贵的人

  “家长失去爱子,学校失去宝贵学生”,复旦大学官方微博这样写到。年轻而优秀的医学硕士黄洋,他原本可以继续深造,去感受医学的魅力、责任还有艰辛;他原本可以继续他的梦想,用他的努力去报答年迈的父母;他原本还可以继续他的西部支教路,用他的爱去温暖那些幼小心灵。然而,年轻的生命却因为另一颗年轻黑暗的心,终止于他最灿烂之时。

  据复旦校方通报,警方已基本认定同寝室同学林某有犯罪嫌疑,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过程中。且不论投毒者杀人动机如何,是“故意”还是“误伤”抑或其他,是对被害人的优秀羡慕嫉妒恨也好,或是心理扭曲导致的极端行为也罢,单是其对寝室内饮水机投毒这一行为,就令人唏嘘不已,究竟是什么样的怨怼,使得投毒者的内心燃烧起如此仇恨的火焰,猛烈到必须以毁灭他人的生命来平复?

  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发生后,有学化学的网友惊惧,有那么多可以置人于死地的有毒化合物伸手可触,岂不是处处充满危机?其实,最令人恐怖的不是有毒物质,而是人心。从1995年清华大学、1997年北京大学两起铊盐投毒事件,到2004年马加爵案、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事件,再到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案。那一颗颗漠视生命的心,一颗颗扭曲的心灵,震惊社会。

  复旦大学医学院一位教授得知这一事件后,在校园某一实验室的橱窗内,愤而写下“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”,追问究竟是什么造就了犯罪嫌疑人对他人生命的漠视。而这何尝不是社会的一个普遍追问?当我们痛恨于这些残酷的行为、震惊于这些扭曲的心灵时,我们是否也想过,在他们的小学、中学、大学教育过程中,家庭、学校、社会,是否像重视他们学习成绩、关注考上什么名校那样,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,做他们心灵的“牧羊人”?

  虽然,类似极端事件仍属于个案,并不代表今天大学生。但是,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委会曾经做过一项调查,不容轻视。调查表明,近40%的大学新生和50%以上的毕业生存有不同的心理问题,其中“人际交往、学习压力、就业压力、情感困境”是最为突出的四大“心病”。如今,各种竞争压力更大,如果不能及时关心、疏导排解这些心病,任由恶性生长,就可能出现又一个“马加爵”。

  剧毒化学品管理制度需要反思

  黄洋中毒案曝光之后,许多人迅速翻出1994年发生在清华大学、轰动一时的“朱令铊中毒事件”。这位才艺双全的清华大学化学系女生因为铊中毒,而导致全身瘫痪、大脑迟钝,留下严重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。朱令铊中毒事件发生之后,尽管警方曾表明能够接触到铊这种高等级毒物的人并不多,并断定凶手就在朱令的“身边”,甚至有人说名道姓,指出“嫌疑人”,可不知为何,案子就是破不了,成为悬案。

  朱令铊中毒的案子搁浅,社会出现诸多难以证实的小道消息,甚至有人怀疑背后存在着干预、阻挠案子侦破的某种力量。案子未破,真相不明,正义难伸,谣言四起,可以说朱令案是一个法治伤疤。同样发生在大学校园,复旦大学这起中毒案件,也可能会牵涉到当事人之外的人和单位,也可能有人不愿意看到案件真相大白。但是,社会已进入以微博标志的自媒体时代,信息不公开的后果与十多年前不可同日而语,但愿黄洋中毒案以朱令案为鉴,在集中力量、抓紧破案的同时,尽可能全面、迅速公开相关信息,舒缓公众对事件的种种疑虑与焦虑。

  朱令案后,一些人也对像铊化合物之类的剧毒化学品管理制度层面进行反思。虽然,警方暂时未正式公布复旦大学这起恶性案件的毒物为何物,但恐怕也存在管理之问。按常规,无论是实验室还是医院,一些能致人死地的剧毒化学品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,一般人员不易大剂量地获取并顺利带出实验室或科室,除非是管理人员监守自盗,或管理有疏漏。一位研究生,不可能监守自盗,可能是钻了空子。还有一种可能,如一些网友发现,一些网站可购到毒物。

  不管何种情况,一位研究生轻易获得致命毒物,都给相关行业、单位、科室的管理者提个醒,剧毒化学品管理人命关天,必须高度重视,不能疏忽。

分享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