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来生小孩是一件高兴的事,可是有不少女性在宝宝出生后就会陷入了无尽的抑郁中,她们会担心宝宝是否健康,会担心宝宝以后的路是否会走得好……这也许就是产后抑郁症了。
什么是产后抑郁症?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,是女性生产之后,由于性激素、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、情绪、心理等一系列变化。
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周内发生,可持续整个产褥期,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。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%~30%。产后抑郁症通常在6周内发病,可在3~6个月自行恢复,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~2年,再次妊娠则有20%~30%的复发率。
由于产妇刚分娩完,身体还很虚弱,因此若是患了产后抑郁症将更不利于产妇身体的恢复,也不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。新妈妈们必须要注意,尽可能远离产后抑郁症了。
很多新妈妈由于角色的转变从而陷入了产后抑郁症中,那么,产后抑郁症都有什么症状呢?
1、情绪的改变
产后抑郁症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,表现为表情阴郁,无精打采、困倦、易流泪和哭泣。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,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。
2、认知改变
患者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,对各种娱乐或令人愉快的事情体验不到愉快,常常自卑、自责、内疚。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,思考问题困难。遇事老向坏处想,对生活失去信心,自认为前途暗淡,毫无希望,感到生活没有意义,甚至企图自杀。
3、意志与行为改变
患者意志活动减低,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,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,心理上的症结在于不愿负责任。
4、躯体症状
约80%的病例,以失眠、头痛、身痛、头昏、眼花、耳鸣等躯体症状为主向医生求助。
本来很活泼幽默的一个人,分娩以后就像换了一个人一样,患上了产后抑郁症,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看看产后抑郁症的原因。
1、完美主义的性格
完美主义性格的女性对产后当母亲的期望过高以至不现实,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意寻求帮助,所以她们可能会无法适应当一个新妈妈,就会觉得有巨大的压力。
2、怀孕期间有过情绪波动的
怀孕期间有过严重的情绪波动,如搬家,有亲朋离逝,或者战争等等都会使孕妇更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。
3、内分泌变化
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,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,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,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。
4、遗传
有精神病家族史,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,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,说明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。
5、躯体
有躯体疾病或残疾的产妇已发生产后抑郁,尤其是感染、发热时对产后抑郁的促发有一定影响。再有中枢神经机能的易感性,情绪及运动信息处理调节系统(如多巴胺)的影响,可能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关。
得了产后抑郁症,家人着急,患者其实也感觉到自己的变化,可是应该怎么办呢?
1、照顾自己
首先,对自己好一些,确保自己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。 尽可能多休息。保持营养丰富的饮食,多吃谷物、蔬菜和水果。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,适度锻炼身体。
2、积极寻求帮助
一个好妈咪知道何时寻求帮助,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刻不要犹豫。
3、和他人分享你的感受,不要独自忍受孤独
和丈夫谈谈,确保他知道你的感受和担忧。找一个信任的朋友,和他谈谈你的感受。
4、户外活动
带着孩子到户外活动活动。新鲜的空气、温暖的阳光对你和孩子都有好处。
5、 给自己留一点时间
你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孩子,还有你自己和你的丈夫。
6、合理的期望
改变自己和家人的期望,放弃完美主义的想法,不要期望自己可以像以前一样把家里每一件事都打理得井井有条。不要迫使自己做所有的事情。
7、简化生活,避免改变
在怀孕和分娩后1年内,不要做出任何重大生活改变。重大的改变会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,使生活更加难以应对。
产后抑郁症并非不可以预防的,做好以下几点,你也可以很好地预防产后抑郁症。
1、在做新妈妈之前,需要接受妊娠、分娩、哺乳和育婴知识的培训,减轻对妊娠、分娩和养育婴儿的紧张恐惧的心理。
2、尽可能多休息,不要什么事情都要亲自去做,孩子睡觉时产妇也尽量睡觉。
3、要学会寻求丈夫、家人和朋友的帮助。
4、保持良好的健康习惯,适度锻炼身体,走出户外,带着孩子到户外活动、散散步,呼吸新鲜的空气,感受温暖的阳光。
5、保持营养丰富的饮食,多吃谷物、蔬菜和水果,同时注意为自己创造安静、闲适、健康的休养环境。
6、注意和他人分享你的感受,多与你的配偶在一起,告诉他你的感受;找一个信任的朋友,和他倾诉一下你的感受;和别的新妈妈聊聊天,相互沟通。
7、培养自信、乐观、积极、健康的性格,采用积极的认知模式、情绪和行为模式,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。
8、热爱新的生命,对孩子的到来,要抱有一份欢喜之心。
9、做好母亲角色的转换,过去是被照顾对象,现在自己是肩负责任照顾婴儿,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,注意克服损失感。
10、放弃完美主义的想法,不要迫使自己做所有的事情,不要期望每一件事都做的十全十美,在不感到疲惫的前提下尽力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