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国,肝炎病毒是造成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,其中乙型肝炎病毒占到了80%到85%。除此之外,药物中毒也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。肝肾功能不好的人群以及孕妇在服用感冒药时要对其成分特别注意;长期服用保健品、抗抑郁药品的人群要定期检查肝功能;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,要立即就医。
1、各型病毒性肝炎
如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型病毒性肝炎,也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肝炎病毒混合或重叠感染引起,急性肝衰竭的发病主要是强烈的免疫病理反应所致。
2、遗传代谢障碍疾病
包括半乳糖血症、果糖失耐受、酪氨酸血症、Reye综合征、新生儿血色病、肝豆状核、α1-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,它们所致的急性肝衰竭绝大多数发生于婴幼儿。
3、妊娠
妊娠偶可引起急性肝衰竭,在妊娠者中的发病率为0.008%。多见于妊娠后期3个月,均匀发生于妊娠第36周,初产妇占48%,半数病例有先兆子痫或子痫的临床表现,14%为挛生妊娠妇女,发病原因尚未明确。
4、药物
解热镇痛药如扑热息痛、安痛定、阿司匹林等;抗结核药如雷米封、利福平等;其他如氟烷、甲基多巴、锑剂、砷剂、磺胺药等。引起的急性肝衰竭几乎与病毒性肝炎引起者一样常见,大多发生于年龄在40岁以上者,可通过直接肝毒性和间接肝毒性两种模式损害肝脏。药物性肝损害在出现首见症状后如继续用药,则发生急性肝衰竭的危险性明显增加。